
——记集团语文组十二年一贯制课程建设推进会议
2019年5月30日,山东大学集团教育集团语文教研组开展项目式案例开发阶段会议。会议由高平老师主持,集团各校区的中学段语文教师以及小学段部分教师部分参会。
本次活动特邀请了洪楼校区教科室李林主任做专门指导。整个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李林主任的专题讲座《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式学习课程开发与实施》,首先李林主任就什么是项目式学习,我们为什么要对项目式学习进行改变进行了阐述。他指出,改变学习方式,最重要的是改变评价方式。
李林主任先就前期探索中专家及自身所提出的有关项目式学习的历史发展、思想基础和在早期的中国实践进行了介绍,他指出各科教师应当从核心知识入手,构建跨学科概念网络,深入本质问题,转化为各项目的驱动问题,辅以全方位多维评价体系,让学生在完成项目时掌握学科知识,提升核心素养,从做中学。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是为教育的目的,附中自推行项目式学习以来,不断交流探索与积累经验。项目式学习一种可以常态化的基于真实情境、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在实施中要将基于项目的学习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探究式学习进行融合。
会议第二阶段,由语文组的赵学东主任进行了十二年一贯制课程建设规划及工作部署。赵学东主任以国家课程教材编写的角度,从背景、策略、案例和展望四个方面入手,与在座老师进行分享。
赵学东主任指出,由于部编教材知识本位的体系,在实际的学习中需要更灵活、更生动的学习路径。在这种背景之下,开展教材编写工作势在必行。
在策略上,以国家课程为起点,针对学科课程结构、知识点以及学科知识应用范围的分析,确定学习目标。在此过程中进行驱动性问题的设计、项目活动设计、项目所需资源和工具设计、项目成果以及评价方案的设计。与此同时,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七个步骤。从课程的撰写,到教材的解读;从方案的实施,到教学的观察;从课后的反思,到方案的修改,最后及时进行总结。
在案例上,赵学东主任以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玩具总动员”为例,具体解释了设计思路,并指出项目式学习要学生学的是核心知识,这些核心知识不是事实性的知识,也不是技能性的知识,而是关键学科概念和学科能力,要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学会对知识的迁移、运用和转化。
另外赵学东主任也针对课程建设做出展望,提出了今后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基于一贯的项目体系的建构、国家课程与课外选文的统筹、语文活动的适切性与多样性、文本细读与项目实施的交融。
最后,教研院王波院长对今天的会议内容进行了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现在进去了新的阶段,王院长以《寻城记 济南》这一项目为例,在展示项目成果的过程中,向大家介绍了项目的设计,项目的发起等过程,他指出语文的内涵和外延是很大的,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和构建起来的,让知识鲜活起来。
王波院长强调,集团的项目式学习接下来进入了全员参与的环节,各位教师都要加强学习,在教学中转变思路。他布置了接下来各项任务分工以及近期安排,为接下来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
高平老师总结道,本次会议对项目是学习的建构、实施以及评价指明了方向,希望大家能够共同探索,转变思路,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到课程建设工作中。
【图文:孙子臣 张丽】